社區健身不容易 小區健身器材壞了誰來修?
From:本站發布 2019-09-19
近年來,政府大力倡導全民健身運動。為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,我市很多小區為居民安裝了休閑娛樂的健身器材。但許多器材長年使用,由于雨水侵蝕,缺乏維護,油漆已經脫落,銹跡斑斑,殘缺不全,有些已經廢棄了,不但不能起到作用,還存在許多安全隱患。
小編的小區健身器材都是“帶病上陣”,油漆脫落,銹跡斑斑,甚至“缺胳膊少腿”。跟物業反映也一直不見得有人來修。
各位房產網的網友們,你們小區的健身器材有這種情況嗎?小區健身器材損壞到底是物業修還是開發商修還是相關部門維修呢?
小區公共健身設施,究竟誰來承擔管理和維護責任?某物業有限公司工作人員王先生告訴記者,小區內的公共健身設施管理大致可以分為三種情況。
一種是原來開發商就建設好的配套設施,設施的所有權屬于全體業主。這些設施在保質期內,由設施制造廠家來進行維修保養,過了保質期后,一般是由物業來接手后續的維修保養工作。
再一種情況是原本小區沒有這些健身設施,后來由政府或者社區出錢建造,這種情況以老小區居多。相關部門一般會委托第三方進行管理,一般是與物業或者制造廠家簽訂相關的協議。
還有一種情況,小區原本沒有健身設施,在業主的要求下,由業主委員會爭取費用建設的健身設備,所有權也應該屬于全體業主。這種情況,也基本是由物業來進行維修保養,費用一般出自業主委員會的物業維修基金。
“作為物業來說,不管這些配套設施是開發商建造的,還是社區出資的,無論有沒有委托物業進行管理,既然是屬于小區內部設施,物業都應該盡到相應的責任,確保這些設施的正常使用。物業都有設施維護員,比如我們公司,規定半個月檢查一次公共建設設備。除了廠家本身制造方面的問題,其他諸如螺絲松動等問題,都是可以檢查出來的。”王先生說。
“物業也有不少難處。近幾年,一些老小區的物業費一直收不齊,很難有多余的經費對健身器材進行日常維護。”王先生告訴記者。
王先生還表示,一旦發生事故,各方面要積極解決。“如果發生事故,首先要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。如果是器材本身的問題,并且還在保修期內,應該由廠家負責。如果時間較長,已經過了保修期,那就要看具體簽訂的合同,是委托物業還是廠家來進行管理。如果是物業負責管理,應檢查物業是不是定期進行檢查記錄,有沒有及時地進行維護和保養,該做的警示標志有沒有做等。”王先生說,無論是什么原因導致器材出現問題,管理方都應該立即跟上,厘清責任后,抓緊整改落實到位。